工業污泥根據其來源,有著非常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其粘度、吸濕性、污染物性質、含油率、含水率、有機質比例、無機物比例等多方面。比較其他污泥來說,其粘度大、含油率高、無機物比例高,有時使得其污泥干化處理難度更高。
無證排污將面臨史上最嚴厲處罰 ,以天計算 每日最高5萬元
污泥處理愈發受關注,產業更是在被忽視之后迎來了沉默的爆發。誠然,在又一個千億環保細分市場面前,很多企業以及資本都想分一杯羹。不過污泥處理情況較為復雜,相對的技術門檻也比較高,不得門而入的企業眾多。
借鑒國際經驗,未來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發展主要有四條路徑
不同地區的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產生的污泥物理、化學和生物特征具有明顯區別,因此建議在選擇工藝路線時應綜合考慮污泥泥質特征、地理位置、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確定污泥處理處置方式。
早期污水廠甚至忽略污泥處理單元,只進行污水處理,污泥卻被隨意傾倒在湖泊,溝壑、良田中。還有一些污水廠為節省費用,空置污泥處理設施,將污泥隨意排放。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有80%以上沒有得到妥善處理。
在環保行業里,污泥處理處置仍是一塊相對落后的領域。也是我國亟需加速提升的一個領域。
以往,“重水輕泥”的水處理方式使得污泥處置需求在這幾年集中爆發。除了每年大規模的污泥產生量,還有不可小覷的存量,目前正需要探索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深度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促污泥減量是必要環節,而如何做到高效、便捷、快速,其關鍵還在于一款功能強悍的污泥干化設備以及一套適用性強的污泥干化系統。
污泥處置一直是近年來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污泥處置行業發展。其中,妥善處置污泥、有效利用污泥中的資源、提高處置效率和降低處置成本等成為行業關注熱點。
經歷了“十一五”、“十二五”,污泥處置問題在國家和地方的重視下,一舉成為“十三五”環境治理的重要對象。同時,有了兩個五年的鋪墊和積累,我國污泥處置能力也在翻倍提升。